服务越来越好
春运开始了,你们坐高铁了么?
这些年来,高铁发展越来越迅猛,但 你知道在全国众多高铁中,最赚钱的一条是哪个吗?
揭晓答案之前,先来回顾背景。
从数据上看,高铁其实是一笔"不太好赚"的生意,大部分线路依然是亏损的。
根据国铁集团财报数据,尤其是在 2020-2023 年亏损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,负债也很高。

不仅如此,有媒体统计过一个数据,在 2018 年,全国 18 家铁路局中,仅有 6 家达到盈利。
我们之前也分享过一些高铁站停建、闲置的现象,而今天要说的,就是高铁中的一个"佼佼者"和"异类"。
或许你已经猜到了,它就是曾被网友吐槽为班味最重的京沪高铁,但同时这也是全中国最能赚钱的高铁。
2024 年京沪高铁半年报数据显示,归母净利润上半年突破 60 亿元,创造上市以来同期最高。

如果按照每小时的盈利计算,京沪高铁的赚钱能力也是相当惊人的,平均每天净赚约 3483 万、每小时大概能够赚 180 万左右的利润。
疫情年份外,京沪高铁的毛利率超过 40%,这如印钞机一般的赚钱速度,也让京沪高铁成为了"中国高铁第一股"。

2024 年上半年,京沪高铁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,营业额首度突破 200 亿元,利润也突破历史同期新高。
这条强势高铁的赚钱本领,似乎没有让人看到一点放缓的步伐。
今天就让我们聊一聊最赚钱高铁,到底是怎样炼成的?
01
这是一条生来就天赋异禀的铁路。
可以说,京沪高铁的线路途 径的路线,决定了它注定繁忙。

来源:京沪高铁官网
京沪高铁建成于 2011 年,全长 1318 公里。它曾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高铁,前期投入的资金也是最贵的,总投资达到 2200 多亿。
但即便如此,依然值得重金投入的原因是,真正的效益都会在将来实现,这十多年来也实现了肉眼可见的超高回报。
为什么可以,就如同房地产领域里谈论的核心区位那样。
京沪高铁就是高铁里的黄金线路,地段价值无可替代。它途径的城市几乎是东南沿海经济最为发达的经济体,且将我国两大经济体,长三角和京津冀,连接在一起。
数据显示,京沪高铁沿线省市的行政区域,面积约占全国的 6.5%。
但却拥有全国约 27% 的常住人口,创造全国约 33% 的 GDP,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 38%。
这样一组显眼数据表明,京沪高铁在这样地段,就能够 结合全国最庞大商务需求和旅游客流。
北京至上海,一个是政治中心,一个是经济中心。每个工作日里往来的白领们从未停歇,因此网友们也调侃它是"班味"最重的一条铁路。
京沪两地的精英们带着无线蓝牙耳机,打开笔记本电脑。以标准牛马之姿霸占京沪高铁,不是在开线上会议,就是领导手把手指导修改 ppt,还有同事排排坐对齐颗粒度的 ……
网友吐槽的背后,其实就显示了京沪高铁庞大的商务运载需求。
除了充满"班味",到了国庆、五一之类的长假,京沪高铁也不会停歇。
因为北京上海除了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体龙头城市之二。还是全国前几的旅游城市,也算是旅游界的老网红、常青树了,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都是"亿"级别的,在任何一个节假日里,几乎都是全国接待游客数量最高的前三城市。

频繁往返的白领 + 络绎不绝的游客。让京沪高铁全年都几乎没有空档期。
所以这句楼盘术语,用在这里也挺合适,地段地段还是地段。京沪高铁的商业价值,自然不言而喻。
02
京沪高铁的客流量大到什么程度,天赋异禀的结果也反应在数据上。
作为高铁第一股的京沪高铁的客流量,常年占据全国榜首位置。
先看下年度客流量,除了受到客观因素影响的 2022 年。

京沪高铁的运送能力也同样惊人,仅用 11 个月就达到了 2.15 亿人次的高铁发送量,客流量打破了 2019 年的年度纪录。
且这条线路还曾经创下单日运送 90.3 万人的历史新高。这个数字来到 2024 年仍旧持续,京沪高铁累计客流量已近直逼 20 亿人。可见,不管是总量、日均,京沪高铁一直是国内铁路的天花板。
但即便如此,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,这条繁忙的铁路依旧一票难求,即便它已经创造了多个记录。一个运行速度最快,二个发车时间间隔最短,第三每天的班次数量,第四上座率。
有几个数字大家感受下:京沪高铁 在全国高铁里程中仅占 3.7%,在全国铁路总里程中仅占 0.9%,但却发送了 2.15 亿人次旅客,占全年铁路总客流的 6%。
背后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速度。全世界运行最快的高铁,为复兴号智能动车组。
2017 年 9 月起,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上线运营,时速 350 公里,宣告中国高铁进入了 350 时代,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行速度最快的国家。并且不断提高班次。
最短发车间隔只有 3 分钟, 是当今世界运营时速最快的高速铁路,甚至比很多城市 地铁都要密集。运行列车速度越来越快,发车时间间隔越来越短,运送旅客量越来越高。
为了满足庞大的需求,京沪高铁 共配备了 31 列 17 节的超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,专门用于此线路。
在如此密集的班次和频率之下,京沪高铁全年平均上座率在75%-80%左右。即便如此繁忙,依旧满足不了需求,甚至不堪重负。
也因此京沪高铁二线建设提上日程,为的就是解决高铁票一票难求的问题。

图源:铁道总督
而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用脚投票,选择高铁往返北京上海?
03
实际上,高铁对比飞机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大了。京沪高铁,就是最好的例子,也是最成功的逆袭案例。
我在网上查到一个数据,2023 年 京沪高铁创造的百亿利润,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四大航空巨头之和。它不仅成为中国高铁的盈利之王,也成为了交通领域的领头羊。
这背后的主要原因,其实很明显。随着高铁时代的全面来临,许多高铁线路正在超越飞机,成为大众出行的首选。本质上,京沪高铁抢走了北京上海两地航空出行的很大一部分生意。
就拿我司出差为例,若要从上海去往北京,一定首选高铁票。因为经常出差的我们知道,坐高铁去北京比飞机还快。
为什么?从出行的各种需求基本面,民航飞机根本赢不过京沪高铁。
时间上,自从时速 350h/km 的复兴号智能最快时速动车组登场后,上海到北京高铁最快 4 小时出头,就能抵达。

而飞机虽然途中时间更短,只有 2 小时,但是加上 40 分钟登机,最快约 20 分钟安检,以及飞机晚点等等概率。

京沪高铁的 4 个多小时,和飞机出行需要预留的时间已经大致无异。
但是从高铁站的选址一般来说,也要比飞机场更接近市中心,这个落地后的便捷度,也不能忽视。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都市。

如果落地机场是大兴机场或者浦东机场,抵达酒店恐怕还要比高铁出行,还需要多预留更多时间。
此前还有一则新闻登上了热搜,引起了大家对高铁越来越快的热议。

即便目前仍无法实现 2 小时从上海到北京。但是从出行时间上,京沪高铁对比飞机出行的可替代性,实在太强,可以说基本是首选了。
从价格上,京沪高铁 600+,对比飞机 1000+ 票价,性价比也更高。
除此之外, 京沪高铁这两年还开通了"红眼高铁"。实现了睡一觉,就能从上海到北京的需求。结束了上海至北京晚上 18 时后无高铁列车开行的历史。
看看加开的这夜间高铁,多么精准踩中了往返两地商务人士的需求。晚上 9 点从上海站出发,第二天早晨 7 点到达北京南站。能睡一觉就到目的地,无缝衔接,起床干活。
除此之外,更别说高铁的准点率,服务的标准,舒适度,便捷度,是真的全面碾压飞机。
所以,京沪高铁的生意只会比飞机,越来越好做。京沪高铁未来的不可替代性,也只会有增不减。
04
到这里似乎已经感受到它的强势,但了解了更多背后发现,还有一个更"惊人"的真相。这恐怕才是京沪高铁能够成为现金奶牛、神仙公司的最大原因。
那就是,京沪高铁恐怖的人效和超低的运营成本。这个年盈利超百亿的公司,居然在职员工不到 100 人。
近几年财报,京沪高铁在职员工最高也只有 73 人。

意味着这是一家人均净利润能够达到约 1.6 亿的公司。
用同类数据作为比较,你就知道有多么夸张,2019 年同样年利润达到百亿级别的广深铁路,员工人数为 4 万多人。

来源:NJU 真录
研究了下京沪高铁的运营模式,它居然还开创了高铁历史的一个先河。也是为什么它能够做到,不到 100 人的员工,创造 100 亿的利润。
原因来自于它创新采取了委托运输管理的模式。其实我们在京沪高铁列车上看到的乘务员也好,一些基础设备的维护也好。它都委托中国铁路北京局、济南局和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对京沪高铁进行运输管理。并将牵引供电和电力设施运行维修委托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进行管理。用这样的方法,最大限度降低了各种运营成本,人力成本,维护成本,大大提高了经营效益。

这才是京沪高铁能赚钱背后的再背后一层原因。
05
从京沪高铁赚钱的背后,我们更应该看清的是高铁还在剧烈改变我们的生活。
不管是京沪两地的高客流量,还是轨道上的长三角、珠三角,即便多数高铁虽然亏损,但是它还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工程。
最近几年高铁的变化也肉眼可见,就拿我个人的感受来说, 服务越来越好。比如如今在高铁上的点餐更丰富,送餐到座服务更周到 (居然途径长沙还能点到茶颜悦色),可见它还在想办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。

包括,高铁基建也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对外输出的一张金字招牌,不断将软实力输出到国外,帮助发展中国家修建高铁等等。
每每看到老外来到中国第一次乘坐高铁时候的那股子兴奋劲,就打心眼里的骄傲。
所以可以非常确定, 不仅仅是京沪高铁,中国高铁传奇还在继续。
